button

中外学子携手“三下乡”感知乡村脉动 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者:ysxy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18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厚植家国情怀,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和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一行202576日至7前往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南宝山镇直台羌寨、木梯羌寨组织开展了主题为“中外青年同行·赋能乡村振兴·赓续红色血脉”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家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代表一同探访羌族特色村落,体验农事劳作,服务基层社区,并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走进直台羌寨——“甜蜜”采摘与设计赋能

76日,实践团队首先抵达邛崃市南宝山镇直台羌寨。这是一座由汶川地震后异地重建而成的羌族聚居村落,融合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在直台羌寨蓝莓种植基地,留学生们与中国同学一同深入田间,体验蓝莓采摘的乐趣,了解种植技术与产业现状,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采摘之后,团队围绕“赋能乡村产业”主题开展了农产品logo(商标)设计工作坊。中外学子结合自身所学,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针对直台羌寨蓝莓等农产品提出创意logo方案,融合现代审美与羌族文化元素,为乡村特色农品打造市场“新颜值”。标志以蓝莓正负形设计为核心,左半为果实,右半融入羌寨纹样与山水线条,象征农旅融合与羌族文化传承。蓝紫渐变色彩呼应蓝莓与羌绣,整体简洁现代,体现直台羌寨生态产业与非遗共生的乡村振兴特色。

76晚,在羌族同胞的热情邀请下,留学生们穿上了色彩绚丽的羌族服饰,学习简单的羌语问候,并尝试吹奏羌笛、跳起欢快的萨朗舞。“羌族的音乐和舞蹈让我想起了印尼巴厘岛的传统文化,但又有独特的韵味。”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兴奋地说道。活动中,留学生们还参观和体验了羌绣羊皮鼓并与当地村民围坐交流,了解羌族从古至今的生活变迁。



走进木梯羌寨与红色教育——服务与洗礼同行

77日,团队走进另一个羌族风情浓郁的村落——木梯羌寨,开展形式多样、温暖人心的社区服务活动。摄影组成员为村中老人拍摄肖像照,用镜头记录下岁月痕迹与温情时刻,照片经打印后赠予老人,传递尊老敬老的情谊。

同时,“童心课堂”小组带领村中儿童开展扭扭棒手工活动,中外学生与孩子们互动融洽,课堂洋溢着欢声笑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也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77下午,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实践团全体成员参观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通过展馆内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场景还原,师生们深入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邛崃的革命征程,感悟长征精神。留学生们表示,这是一场震撼心灵的历史教育,进一步增进了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

意义深远:中外携手,走进乡村与未来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意义深远。它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乡村、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机会,也为中国学生创造了与世界对话、共享成长的平台。

活动通过“田间课堂”、“乡村服务”和“红色教育”的融合,展示了新时代“三下乡”的新内涵。中外青年在共同参与中结下深厚友谊,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全球胜任力。大家用青春脚步丈量土地,以国际视野关注乡村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人民群众,以虔诚心灵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知行合一、胸怀天下的精神风貌。

此次活动也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积极践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推进人文交流育人思路的重要实践。学院将持续搭建更多此类平台,推动中外青年交流互鉴,共绘美丽中国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