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我院举办第一期艺术与科技系列讲座

发布者:ysxy发布时间:2020-12-21浏览次数:253

123日晚19:00,我院在艺术大楼A201A成功举行了设计类专业导论暨艺术与科技的跨媒介表现讲座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艺术家魏豪彤老师、徐韦老师以及毕业于华盛顿州立大学王源源博士为我院2020级艺术与科技全体新生讲授。讲座由我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艺术与科技教研室承办,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此次讲座,并与先锋艺术家们一同探讨艺术与科技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据悉,本次活动是艺术与科技系列讲座的第一期,由周红明老师、黎珂位老师担任学术主持。

本次讲座邀请到的嘉宾魏豪彤老师、徐韦老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从事艺术与科技相关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实验装置艺术作品。讲座伊始,魏老师首先针对新媒体、跨媒介、先锋艺术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之美,并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做了阐释。魏老师通过解析Vedio艺术之父白南准的作品,引出自己对于艺术与科技碰撞的见解,针对个人作品的策划与创作过程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同学们从中获益匪浅。

魏老师从艺术本体出发谈道:“艺术脉络有几条显著的艺术特点,即拼贴、解构、重组。不管艺术家使用什么样的技术与媒介,重要的是作品的内容和创造观。艺术家由作品传达创作理念,依照作品的内容来寻找最好的搭配形式,创作过程中对技术、媒介的使用,应当是能够表达创作理念的,技术和媒介本身与艺术无关,科技充当辅助艺术创作的角色,但是不代表科技可以创造出艺术性。艺术家要能彻底分析与了解自己所生存的年代,对这个时代提出敏锐的观察,我们真正强调的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利用进步的技术为艺术服务,去呈现当代艺术的种种可能性。”

紧接着,华盛顿州立大学机械学博士王源源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硬核科技”讲座。王老师的讲授幽默风趣,通过一系列互动“科技梗”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他先后展示了自主研发的AI机器人绘画、身体音符等交互应用,身体音符是通过摄像头捕捉颜色再将其编码为音符,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不同的音乐“脸谱”。

王老师反复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人与人之间的结合,同学们需要将有限的时间放在具体应用的知识学习上,避免大水漫灌,首先找准艺术创作的目标,进而寻求过程中的解决方案,找到适合自己艺术创作项目的合作伙伴,协作完成作品。

最后讲授的是青年艺术家徐韦老师,她从艺术学理论角度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数字媒介的艺术导向,分析了艺术语言,艺术特征,交互媒体艺术,程序美学四个板块。其中解构,重组,拼贴与信息美学的可视化正是艺术与科技的基本特点。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师生互动频繁,教研室各位老师也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和思路。讲座尾声,周红明老师总结了此次艺术与科技专业导论与讲座活动,感谢各位青年艺术家的精彩分享,这是一次难得的师生碰撞机会,大家畅所欲言,艺术与科技本来属于交叉学科融合的专业,后续同学们需要更加努力,尽快适应大学节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学院、老师提供的资源,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活动宣传海报

魏豪彤老师解析白南准作品

魏豪彤老师授课

讲座现场

学生提问

艺术与科技全体师生合影